http://www.ncpc.com.cn/
首頁 健康保健 養(yǎng)生保健 中醫(yī):妊娠劇吐病的因病機和診療技能

中醫(yī):妊娠劇吐病的因病機和診療技能

字號: 2010-05-06 00:00 來源:中國中醫(yī)藥報 我要評論 (0) 點擊:

核心提示:中醫(yī):妊娠劇吐病的因病機和診療技能

    中國醫(yī)藥聯(lián)盟m.newspaceventure.com5月6日訊 少數(shù)妊婦早孕回響重要,頻繁惡心嘔吐,不能進食,導致體液、電解質代謝雜沓,乃至威脅妊婦生命,稱妊娠劇吐。中醫(yī)稱本病為“惡阻”,亦稱為“子病”、“病兒”、“阻病”。
 
    一、病因病機
 
    本病的主要機制為“沖氣上逆,胃失蹤和降”。孕后血聚養(yǎng)胎,胞宮內實,沖脈之氣偏盛,沖氣上逆,循經(jīng)犯胃則引起惡心嘔吐。
 
    1.脾胃衰弱:孕后陰血下聚以養(yǎng)胎,沖氣偏盛,沖脈隸于陽陰,若胃氣素虛,胃失蹤和降,沖氣挾胃氣上逆,而致惡心嘔吐。
 
    2.肝胃反面:平素性煩悶,或孕后情志不遂,恚怒傷肝,肝郁化熱,孕后血聚養(yǎng)胎,肝血更虛,肝火愈旺,且沖氣偏盛,沖氣夾肝火上逆犯胃,致胃失蹤和降,發(fā)為惡阻。
 
    3.氣陰兩虧:重復劇吐,甚則飲食難進,導致陰液吃虧,精氣耗散,正氣受損。
 
    二、辨證論治
 
    1.脾胃衰弱
 
    [證候]  妊娠早期,惡心嘔吐凈水、清涎或飲食品,甚或食入即吐;頭暈體倦,脘腹脹悶;舌淡,苔白,脈緩滑無力。
 
    [治法]  健脾和胃,降逆止嘔。
 
    [方藥]  噴香砂六正人湯。
 
    若脾虛夾痰濕,癥見胸悶泛惡、嘔吐痰涎、舌淡苔白膩、脈濡滑,原方加全瓜蔞、蘇葉,橘紅易陳皮;若嘔吐傷陰,癥見口渴咽干、便秘,去木噴香、砂仁、茯苓,加玉竹、石斛、麥冬、胡麻仁。
 
    2.肝胃反面
 
    [證候]  妊娠早期,惡心,嘔吐酸水或苦水;煩渴,口干口苦,頭脹而暈,胸脅脹滿,噯氣感喟;舌紅,苔微黃,脈弦滑。
 
    [治法]  清肝和胃,降逆止嘔。
 
    [方藥]  橘皮竹茹湯。
 
    若乳房脹痛者,加郁金;便秘者,加胡麻仁。
 
    3.氣陰兩虧
 
    [證候]  妊娠早期,嘔吐強烈,乃至嘔吐咖啡色或血性分泌物;精神萎靡,形體瘦削,肌膚不潤,目眶下陷,或發(fā)燒口渴,唇舌干燥,尿少便秘;舌紅無津,苔薄黃而干或花剝,脈細滑數(shù)無力。
 
    [治法]  益氣養(yǎng)陰,和胃止嘔。
 
    [方藥]  生脈散合增液湯。
 
    若嘔吐血樣物者,加藕節(jié)、烏賊骨、白及養(yǎng)陰清熱,涼血止血;若嘔吐重要傷胎,呈現(xiàn)腰酸腹痛,加桑寄生、川斷、杜仲固腎安胎;少量陰道出血者,加苧麻根、阿膠以止血安胎。
 
    三、中成藥
 
    噴香砂六正人丸Q毆畚3~9克,逐日2~3次,口服。用于脾胃衰弱證。
 
    二陳丸Q毆畚6~9克,逐日兩次,口服。用于脾虛痰濕停滯證。
 
    生脈飲口服液Q毆畚10毫升,逐日2~3次,口服。用于氣陰兩虧證。
 
    左金丸Q毆畚1.5克,逐日3~4次,口服。實用于肝胃反面證。
 
    四、經(jīng)歷方
 
    1.調肝生津止嘔湯
 
    [藥物組成]  紫蘇梗10克,炒條芩5克,玄參 10克,麥冬10克,烏梅10克,川連3克,淡竹茹6克。
 
    [適應證]  肝熱所致惡阻。
 
    [用法用量]  水煎服,每劑藥分5~6次服,逐日一劑。
 
    2.培土止嘔方
 
    [藥物組成]  黨參12克,白術9克,清半夏9克,陳皮10克,藿噴香9克,茯苓6克,蘇梗9克,枇杷葉6克,竹茹6克,黃芩4.5克,甘草6克,砂仁(后下)4.5克。
 
    [適應證]  脾胃衰弱所致惡阻。
 
    [用法用量]  生姜汁20滴,插手已煎就之藥液中。每劑藥兩煎相混,不拘時少量頻服,12小時盡劑。如藥后惡心欲吐,可含嚼生姜少許。
 
    3.枇杷葉茶
 
    [藥物組成]  生枇杷葉(去凈毛)15克,伏龍肝30克。
 
    [適應證]  肝熱所致惡阻。
 
    [用法用量]  逐日一劑。水煎兒女茶頻呷。
 
    五、相宜技能
 
    1.敷臍法
 
    (1)丁噴香15克,半夏20克,共研細末,以生姜30克煎濃汁,入藥末調成糊狀,取適量敷臍。
 
    (2)生姜6克烘干,以水調成糊狀敷臍,外用膠布堅貞。
 
    2.蒸氣療法
 
    取噴香菜一把,蘇葉、藿噴香各3克,陳皮、砂仁各6克,煮沸后倒入大壺內,以茶壺口對準病人鼻孔,令聞吸其氣。一樣尋常用藥后病人頓覺安寧,不再嘔逆,之后即可試吃少量易于消化的食品。
 
    3.針灸療法
 
    (1)輕刺激中脘、內關、足三里、公孫等。脾胃衰弱加三陰交、陰陵泉;肝胃反面加太沖、內庭。逐日一次,每次留針15~20分鐘,5~10次為一個療程。
 
    (2)耳針:選脾、胃、肝、神門、屏間穴,埋針。
 
    (3)艾灸:用艾條灸間使穴,每次15分鐘,用于妊娠食入即吐者。
 
    4.點刺放血法
 
    大椎、中脘、期門、三焦俞、胃俞,每次取 3~4個穴位,用三棱針在穴位處點刺放血如珠,其中,中脘穴針后拔罐10分鐘,三焦俞用毫針刺,平補平瀉。每3日一次,5次為一療程。
 
    5.火罐治療法
 
    服藥前或進餐前中脘穴拔火罐,每次20分鐘。
 
    6.按摩療法
 
    按揉中脘、內關、脾俞、胃俞,用以止嘔。
 
    7.刮痧治療
 
    取背部脾俞、胃俞、肝俞、膽俞,務使被刮處呈赤色回響,逐日一次。
 
    8.飲食療
 
    (1)生姜砂仁蒸鯽魚:取鮮鯽魚一條,去鱗清臟洗凈,用適量油鹽及生姜絲20克、砂仁末3克拌勻納入腹中,蒸熟后服用。逐日一次,3~4次顯效。
 
    (2)生姜調服:生姜為止吐圣藥,可取生姜鮮汁10~20滴,和藥兌服;也可進食前或后口含生姜一片,可有效減輕嘔吐。D2
中國醫(yī)藥聯(lián)盟版權所有
已有0人參與

聯(lián)盟會員評論

用戶名: 快速登錄
貴州聯(lián)盛藥業(yè)有限公司
華潤三九醫(yī)藥股份有限公司
中國國際保健產(chǎn)業(yè)博覽會
賽諾菲集團